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5月13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NING XIA HUI ZU ZI ZH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近日,贺兰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杨鹏飞打开贺兰县“12345”平台诉求数据表,通过检索关键字查找公益诉讼线索。
如何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拓展涉检诉求和法律监督线索的来源渠道,是贺兰县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初,该院与贺兰县网信办建立协作机制,通过整合“12345”数据资源、双向反馈、全面核查、联合督办等方式,推动解决群众诉求。
深挖“12345”里的公益诉讼线索
“你好,我发现村里有人占用耕地种树,是不是得管一管?”今年2月,贺兰县立岗镇某村村民拨打“12345”反映。没过多久,又有村民反映习岗镇也存在相同情况。
检察人员关注到这2条线索,通过查看卫星遥感矢量图,对反映的田地利用情况进行比对,锁定基本范围后,便带着无人机到现场进行巡查、航拍取证,发现2个镇有200多亩耕地被种上了树木苗圃。检察人员通过走访村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后,向土地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督促整改恢复。最终,被违法占用的耕地种上了玉米,恢复了原来的用途。
群众反映给“12345”的线索是如何走入检察机关视野的呢?据了解,每月,贺兰县网信办都会将群众诉求发给贺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从中筛选出可能涉及公益诉讼的线索,实现司法服务端口前移。
通过筛查群众反映给“12345”的诉求,该院还办理了涉及个人信息安全、消防通道被堵塞等公益诉讼案件,及时督促辖区乡镇、村委会在村务公开时注意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督促行政机关及时清理17个小区被占用的消防通道,并对15个社区的207个小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保障消防通道畅通。
“检察+12345热线” 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太感谢检察官了,大老远地专门为我跑一趟,有了你们的帮助,我的工资有望要回来了。”检察人员上门走访时,张某感动地说道。今年9月,检察人员筛查“12345”群众诉求,发现了2条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便主动对接群众了解情况。
2022年3月至11月,张某在贺兰某公司从事油漆工工作,但公司一直未支付3.2万元的劳动报酬。张某家是建档立卡户,2个儿子均在上学,妻子常年打零工,收入微薄。张某患有眩晕症,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家中还有70多岁的父亲需要照顾,家庭收入入不敷出。随后,检察人员对张某反映的情况持续跟进,帮其要回3.2万元工资。
农民工赵某是一家劳动公司的电焊工,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过程中,公司给赵某增加了工作量,工资为1.2万元。工作完成后,公司以合同没有写此项支出为由,拒不支付工资,且赵某的妻子患病,需要住院做手术,这让赵某家一度陷入困境。了解情况后,检察人员向赵某讲解法律法规,并指导赵某收集证据,解开了他的心结。
“检察+12345热线” 护“苗”健康成长
今年8月,检察人员筛查“12345”群众诉求,发现了3名未成年人在酒吧打工的线索。
检察人员立即走访调查,发现县域内其他场所也存在未成年人打工的情况。对此,该院组织公开听证,向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对辖区所有营业性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开展治理整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开展专项治理,共检查19家娱乐场所和20家网吧,核实从业人员180余名,对非法使用童工的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组织经营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
今年5月至8月,陆续有群众向“12345”反映部分商铺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检察人员调查后发现情况属实,遂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对辖区各商店、超市烟草经营者开展检查、抽查工作,督促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并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和法治宣传,增强其依法经营意识。
“检察+12345热线” 推动群众解决诉求
贺兰县检察院与贺兰县网信办建立协作机制以来,主动对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群众反映强烈、民生关注度高的问题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助力重点领域、共性问题的源头预防和治理。截至目前,共享政务数据3万余条,发现案件线索19个,其中通过释法说理化解2件,立案17件(提出检察建议13件,磋商4件)。
“‘检察监督+市民热线’联动工作机制作为‘热线+检察’融合推动群众诉求解决的创新实践,能够深度挖掘与公益诉讼相关领域的线索,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也有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贺兰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