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2025年05月15日 | 星期四

2025年5月15日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大武口区院 > 检察风采 > 正文
2024这一年 | 检察品牌“焕”新篇,回顾大武口检察闪光时刻
2025-01-20    来源: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网站    作者:杨敏娜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
2025-01-20

  时光荏苒,2024 年已悄然走过。在这一年里,大武口检察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检察篇章。此刻,让我们一同翻开“检阅2024”,回望那些熠熠生辉的瞬间,感受检察事业的蓬勃脉动,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

  “大检·‘青’动能”,青年干警培养工程品牌


微信截图_20250227113057.png


  品牌内涵

  “青”是指青年干警,出于蓝而胜于蓝,代表旺盛与希望;“动能”原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代表方向、动力以及能量,寓意青年干警在检察舞台上施展抱负,追寻人生理想。“大检·‘青’动能”意为激发青年干警工作动力,提高工作能力,让其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024年,全面落实《宁夏检察机关人才培养规划(2022-2025)》,通过以老带新、政治轮训、专业授课、业务提升、岗位练兵等多维度多模式开展青年干警培养专项工程,突出培根铸魂,健全机制平台,树牢考评导向,“全链条”培养年轻干警,全力推动优秀年轻干警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提拔2名年轻干警为检委会委员,1人为中层正职。1名干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四部门联合授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2名干警入选自治区检察人才库,11名干警分别被评为全市“案件业务标兵”“案件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在石嘴山市检察机关第一届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并有8名干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并。

  “申”情“石”意,控告申诉检察品牌


微信截图_20250227113110.png


  品牌内涵

  “申”在体现控告申诉检察职能的基础上,取自“延伸、延长、伸展”,扩大强化检察服务之意。“石”取自石嘴山的地名,突出地域性,体现坚毅、坚定、坚守之意,同时寓意为“实”,体现实际、实效、实在之意。

  2024年,创建“申”情“石”意多元解纷室,运用“领导包案+检察听证+第三方参与+司法救助+困难帮扶”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院领导接访、下访17次,阅批和包案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23件,司法救助农村地区困难人员、未成年人、困难妇女、残疾人等24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4.8万元。一名干警荣获全区困难妇女群体专项司法救助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依托“双助理”联动调处工作机制,延伸职能强化诉源治理。检察官开展普法宣传18场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检察监督线索摸排137次,其中,检察官与社区(村)共同对辖区35名特殊困难群众一一了解家庭情况,给予司法救助1人,心理疏导1人。

  “大检为公·益路同行”,公益诉讼检察品牌


微信截图_20250227113121.png


  品牌内涵

  “大检为公”,意指秉持“以公平促公正、以公心护公益”的工作理念,能动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职责使命,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益路同行”,寓意检察机关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监督理念,努力携手行政机关、“益心为公”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汇聚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凝聚各方合力,扩大公益诉讼“朋友圈”,构建公益保护大格局。

  紧紧围绕党委决策部署和上级院工作要求,以专项监督活动为牵引,以品牌建设为驱动,通过深化机制建设、依托外脑助力、加强数字检察赋能、扩大对外宣传等方式,持续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0件,起诉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获法院判决支持1件,庭前调解1件,追回公益损害赔偿金3.1万余元,协同人民法院对涉案的123瓶危险化学品气瓶进行无害化处置。督促整治不规范经营的商户50余家,收回各类国有资金12.2万余元,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57.93万元,督促复垦撂荒耕地90余亩,清理农田灌溉渠道1.5公里,修补破损路面60余处,更新调配、停用报废无牌环卫车辆51辆。办理的高标准农田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3件案事例获评自治区院“检护民生”专刊、业务条线或市院典型、优秀案事例,2件案件获评优质案件,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网》《检察日报》《宁夏法治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武”检护航,不负“企”望品牌


微信截图_20250227113139.png


  品牌内涵

  “武检护航”寓意着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能动履职,助力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检察“力度”护航企业“前行”;“不负企望”寓意着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将坚持问需于企,关心企业发展,倾听企业诉求,纾解企业困难,切实保护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权益。

  2024年,一方面聚焦高质效办好涉企案件,共办理刑事涉企案件17件,为企业追赃挽损13万余元,精准起诉1起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商业信誉犯罪,助力企业止损挽损,对1件假冒注册商标案在提起公诉时附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2件“涉企”挂案依法监督公安机关撤销,依托法律监督模型,针对排查出的4家幌子公司,向行政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3份,对“幌子公司”乱象进行系统治理,针对涉案企业内部管理漏洞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份,助推企业堵漏建制、完善管理。另一方面不断延伸检察职能,与大武口区工商联会签相关机制,构建“检察+工商联”护企模式,设立“检察护企”联系点、“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检察官定期“面对面”为企业全面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服务12次,走访、回访企业5家,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成立“护企先锋”宣讲团,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定制“安全生产”、“预防职务犯罪”“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题,开展普法宣传受教育人数700人次,发放检察护企联系卡、知识产权宣传手册300余份。


【编辑】:杨敏娜
【来源】: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