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平罗县院 > 权威发布 > 正文
浅析办理公益诉讼案中取证合法性原则
2023-02-20    来源:平罗县人民检察院网站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
2023-02-20

浅析办理公益诉讼案中取证合法性原则

平罗县人民检察院   孟克那顺 


  【摘要】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取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全面把握取证合法性原则是取证中的重要事项,把握公益诉讼规律,提升调查收集证据能力,以此来保障案件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办理公益诉讼案中取证合法性原则这一主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取证原则进行深入剖析,全面提升取证质量,助力审判进程,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益诉讼案兼具生命力与公平性的重要之策。

  【关键词】公益诉讼;取证合法;策略

  1.公益诉讼案的概况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民事公益诉讼是指,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上述机关和组织或者上述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述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行政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保护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2.办理公益诉讼案中注重取证合法性原则的原因

  工作人员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时,需要对案件相关证据进行收集整理,以此来还原案件原貌,用客观性思维来审视案件,从而提升案件的真实性、客观性,从而为审判人员后期开庭判决提供重要的物证依据,毋庸置疑,工作人员在对案件进行取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要取证合法性原则,工作人员在提取相关的案件证据时要依据法律事实、案件实际,严格按照法律流程要求来收集证据,从而让证据在法的范围之内流畅通行,以此来增强证据的法律效力,实现其价值性。

  3.公益诉讼案中取证合法性原则施行中面临的挑战

  3.1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取证人员在公益诉讼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取证环节中的主体,其个人素质高低关乎着取证合法性原则执行的效果。但是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工作调查、收集证据及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经验较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证据采集不全面,收集证据流程不合规等现象,所收集到的证据不具备法律效力,耗时耗力,比如在处理食品安全案件时,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素质薄弱,举起相机对生产车间中的所有图像进行拍摄,其中包括宣传标语、文化条幅等,现场收集到图像信息与案件发展情况联系较少,未能通过深入剖析与食品案件建立直接联系,因此,所收集到的图像信息可将其定性为无效证据,影响后期的审判过程。

  3.2举证压力较大

  公益诉讼案件的开展也需要举证人员出庭提供证词证言,以此来保证案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并为法庭科学审判提供依据。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在公益诉讼案件中面临较大的举证压力。刑事侦查中依法收集的证据材料,可以在基于同一违法事实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作为证据使用,但是由于面临较大的举证压力,信息共享机制不畅通,各部门之间沟通次数较少,加大公益诉讼合法原则实施的难度,案件审判质效大打折扣。

  3.3取证标准有待完善

  健全完善的取证标准和细化的证据规则是确保公益诉讼案件中取证合法性原则落实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存在标准不统一、规则不细化等现象,因而在实际取证过程中取证人语面临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等现象,工作人员在现场中取证时无明确的规则可循、无健全完善的制度可依,因而,工作人员在现场中取证时存在举棋不定的情况,影响案件进程。与此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损耗了取证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推动公益诉讼案件朝着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3.4取证设备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升

  健全完善的软硬件设备是推动公益诉讼案件取证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公益诉讼案件中取证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现实不容乐观,受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地区存在设备配备不全、设备质量不高等现象。由于设备使用年限已久,出现破旧磨损,因而所采集到的证据模糊不清,影响审判人员的分析判断。比如利用破旧磨损的摄像机对生态污染后的森林公园进行取证,由于设备老旧,所拍摄出的照片较为模糊,与未破坏前的照片未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证明性不高,在法律上法律效力不强,影响案件审判结果。

  4.办理公益诉讼案中取证合法性原则实施的策略

  4.1加强对取证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

  取证人员作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取证环节的重要人物,要采取一切措施提升取证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夯实人才根基,以此来保证证物的合法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定期交流等方式来讲解取证中的重要事项、理论技能,不断提升取证人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同行交流来提升取证人员的技能,深入挖掘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在交流中提升综合技能。当然,也可以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来提升取证人员的重视度,针对取证中所应注重的合法性原则进行透彻了解和掌握,夯实基本功,更好地服务于取证工作。除此之外,取证人员也要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通过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取证技能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使个人素质与岗位发展需求相匹配,利用自身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益诉讼案件中的取证业务,为案件公平公正审判奠定基础。

  4.2沟通协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之原则是举证责任分配模式的顶层建筑,独有的公正性原则要求重视行政公益诉讼本身的特殊性,降低举证压力,扫清举证障碍,是凸显取证合法价值的重要事务。工作人员就公益诉讼案件取证中难免存在案件信息交叉的现象,为进一步落实合法性原则,让证据还原事实,让证据说话,要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增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力度,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比如刑事侦查中收集到的固定证据,可以与民事公益诉讼工作人员进行共享,并以此来证明行为人主观过错、侵权行为、损害事实等内容,从而减轻相关人员的举证压力,为证物合法性原则施行扫清障碍。

  4.3建立健全取证标准细化取证规则

  健全完善的取证规则和制度是推动取证人员常态化作业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公益诉讼取证合法原则有效实施,相关部门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完善取证标准,并细化证据规则,针对不同涉案领域出台独家办案细则。比如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公益诉讼中涉及诸多内容,其中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可将其作为分支案件,总结共性,剖析个性,以次来制定相对应的取证规则。当然,也要制定统一的证据细化标准。比如在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的证据进行审核时委托同一家鉴定机构,尽量减少偏差。此外,也要充分利用“黄金期”,针对同一类型案件及时研析薄弱环节,注重时效性,确保提取到利于案件诉讼的证据,以此来保证证据的合法性。

  4.4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

  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需要健全完善的硬件设备为其提供物质根基,针对部分区域软硬件设施不健全、不完善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加大对证据收集相关设备的投入力度,以此来丰富设备数量,提高设备质量。当然,也要派遣专业的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定期检查,对设备中存在的故障性问题,根据问题的轻重来对其进行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多错并举,确保取证人员在现场拍照取证时图片更为清晰,证据更有价值。此外,工作人员也要注重保密原则,切忌将工作设备借予他人,切记随意复制、拷贝设备内的图像、文字等相关信息,防止因程序不合法而损坏证物的法律公信力,影响审判结果。

  【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公益诉讼案件中工作人员取证的素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对案件审判质量提出高标准,设定高杠杆。因此,取证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收集证据时要牢记合法性原则,同时,相关负责人也要加强对取证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取证标准,细化取证规则,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提升取证质效,保证取证过程、取证流程、取证结果的合法性,让证物为事实“发声”,让证物助力案件审判。

  【参考文献】

  [1]赵子寒.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

  [2]张婷婷. 论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D].西南大学,2021.

  [3]彭燕辉. 环保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20.


【编辑】:
【来源】:平罗县人民检察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