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
YIN CHUAN SHI XI XIA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
YIN CHUAN SHI XI XIA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5月15日
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
YIN CHUAN SHI XI XIA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想投诉却找不到“主管部门”
未成年人泡酒吧 谁来管
广西柳州市民王彬(化名)最近遇上了一件让他寝食难安的事,还在念高中的儿子突然迷恋上了去酒吧喝酒玩乐。他想尽各种办法劝阻,16岁的儿子依然我行我素,屡屡和一帮同龄人到酒吧饮酒至深夜。他求助当地的公安、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可这些部门都回应说,这事不归他们管。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可现实中,出现这样的违法情况却没人管,谁来救救孩子?”王彬问道。
未成年人进酒吧饮酒成常事
今年9月开学后,王彬突然发现儿子行踪异常,周六晚上儿子出去玩到凌晨两三点还没有回家。他打电话问儿子在哪儿,儿子支支吾吾地说还在外面跟同学吃烧烤,但不肯说具体地点。他让儿子拍段视频发过来,过了一会儿,儿子传来一段两三秒的小视频。
视频中,王彬看到儿子周边灯光昏暗。他来到市中心,向街头的年轻人询问视频中拍摄的是哪个地方,问了六七拨儿人,终于有人辨认出是位于市中心步行街的Dr. Oscar酒吧。进入酒吧后,王彬看到大厅内满是扭动的青年男女,五光十色的灯光下,音乐声震耳欲聋。他转了几圈,终于在一个靠边的酒桌旁看到儿子和几个染着不同颜色头发的同龄人坐在一起喝酒谈笑。
王彬叮嘱酒吧的保安说,他儿子才16岁,还是未成年人,麻烦下次见到不要再让他进去。保安答应了,可之后的一个多月,王彬却在这家酒吧连续抓到儿子四五次。最严重的一次,儿子一晚上在酒吧喝了5瓶啤酒和多杯调制酒,被父亲带出时瘫倒在地上,一边呕吐,一边喊着“爸爸我好难受”。
王彬和爱人堵过门、报过警、找过学校老师共同劝导,试图阻止儿子去酒吧。可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像着了魔一样,只要社会青年一打来电话,就要冲出去跟他们聚会。如果父母强行堵住家门,儿子甚至会以跳楼来威胁。
除了Dr. Oscar酒吧,王彬发现,儿子和那帮同龄人还经常出入柳州市HOST等多家酒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但现实中,酒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向其销售酒水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来到Dr. Oscar酒吧探访,这家酒吧入口处未张贴任何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标志。酒吧内,不少面庞稚嫩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饮酒,或是在大厅内随着节奏强劲的音乐摇摆起舞。记者在攀谈中了解到,酒吧内一些未满18岁的消费者有的辍学,有的是附近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柳州市HOST酒吧,虽然入口处张贴有“未满18岁人员不得进入娱乐场所”的告示,但同样有未成年人在里面饮酒消费。记者询问了几家酒吧的前台和保安,他们都表示不可能每个客人进来都检查身份证,只有看起来年纪特别小的,才会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检查其年龄。
事实上,未成年人进入酒吧喝酒娱乐,在国内不少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记者在广西南宁、北海等地的酒吧走访时,除了一些消费特别高的酒吧之外,在一般价位的酒吧里,时常能看到一些高中年龄段的学生,甚至还有初中生去喝酒娱乐。据《大庆晚报》报道,今年9月,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名初中女生,和几名女同学去一家名叫“温蒂卡姆”的酒吧娱乐后,通过微信绑定母亲的银行卡,在这家酒吧服务生的引导下,竟然在几个月时间内办会员卡买香槟消费了两万多元。据广西电视台报道,2018年9月,南宁一名16岁高中女生去民歌湖柏菲酒吧喝酒,一晚消费5万多元。
投诉了一圈找不到“主管部门”
在王彬看来,还在读中学的儿子常常光顾酒吧喝酒,不仅影响学习,而且酒精类饮料也会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他在媒体上看到,不少青少年打架斗殴、吸毒犯罪等行为都是发生在KTV、酒吧这样的场所,一想到这些他就特别焦虑。
今年9月的一天夜里,王彬在酒吧里抓到儿子后,他当着保安的面打110报警,说酒吧违法让未成年人进入,并向其售酒。110的接线员回复说,这种事不是警察管的,如果是发生了打架等治安案件,警察才会出警。接线员建议他向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投诉。
王彬又拨打了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举报热线12318,请求他们马上来取证。接线员说夜里没有人值班,要第二天才能安排执法人员去处理。第二天,王彬拨打了柳州市政府热线12345反映这个问题,政府热线将他的投诉同样转给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但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后续回复王彬说,他们去那个酒吧检查了,酒吧的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餐饮类,不归文化部门管,但他们已经对酒吧的经营者进行了法制教育。
王彬没有放弃,他继续打电话向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科的工作人员回复说,这些酒吧登记的营业执照确实是餐饮类,但实际经营的是歌舞表演类的,应该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查处。
投诉了一圈却找不到“主管部门”,王彬有些恼火。10月的一天,他浏览网站时看到,柳州市扫黑办的口号是“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他认为酒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去消费、违法售酒给学生也是一种社会乱象。于是他打电话给柳州市扫黑办,扫黑办回复说,这是行业乱象,应该由行业主管部门监管。
无奈之下,王彬给柳州市市长信箱和柳州市教育局的电子邮箱写信举报。市长信箱回信说来信已收到;教育局也回复说,来信已收到,已按领导指示学生思想政治科研究处理。但除了这些邮件,王彬没有看到相关部门有任何实际措施。直到现在,他的儿子依然畅通无阻地进出柳州市多个酒吧消费娱乐。
“酒吧不属于娱乐场所”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可现实中,却找不到谁是“主管部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柳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的相关负责人回复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看哪个东西归哪个部门管,一般是看哪个部门给他发证。如果是工商发的证,就归工商管;如果是文化部门发的证就是文化部门管;公安发的证就属于公安管。如果遇到治安问题,酒吧里有打架、吸毒的情况,公安去查处时,可以追究相关场所管理人员的责任,或是向主管部门报告,再由他们作进一步的处理。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时任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在解读条例时表示,娱乐场所,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场所,并明确表示酒吧不属于娱乐场所。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郭民表示,这一解释至今仍在沿用。
“像KTV、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有明确规定未成年是不能进去的,但是像Dr. Oscar等酒吧,因为没有专门的舞池和包厢,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就不属于娱乐场所。”郭民说,现在强调依法行政,法律法规授予你这个权力,你才能去管。对于酒吧来说,文化主管部门主要是监管它在开展歌舞演出时,演出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手续是否完整,对于未成年人进酒吧消费的情况,目前在管理方面确实存在责任不明的问题。
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娱乐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经常接到家长投诉酒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电话,他们一般会在接到平台转来的投诉举报后,去酒吧进行现场调查。“虽说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管辖权,但我们也会要求酒吧的经营者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识别,不要让他们进来。经营者大都会比较配合,采取相应的措施。”
但该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针对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的日常管理也存在很多困难。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娱乐科只有两名执法人员,要监管全市的娱乐场所,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此外在执法取证时,也很难判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时常会遇到被检查者不配合的情形。“我们没有权力限制他的自由,所以,现在我们也经常会联合公安共享一些资源,来达到对市场的监管。”
酒吧的营业执照一般由工商部门发放,今年3月,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揭牌,整合了原来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的职能职责。记者致电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科工作人员表示,禁止未成年人进入酒吧并对其出售酒水,这个问题因为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多,到底是哪个部门管并没有明确。该工作人员表示,保护未成年人是政府部门应该做的,如果明确管理职责,相关部门肯定会担起这个责任。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训智认为,违法卖酒给未成年人是一种市场经营行为,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过去的工商部门)的管辖范围。根据现在的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酒吧一般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职权已经整合到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专门设有综合执法机构。现如今找市场监管部门反映这类事情,市场监管部门说不归他们管,是一种推卸责任、不作为的表现,应当被问责,可以向监察部门反映。公安机关或者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接到群众举报,如果不属于其管辖,应当告知举报人哪个部门有管辖权限,不应只是说不归他们管。
前不久公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对向未成年出售烟酒的违法行为的监管处罚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由原来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改为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多次违反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在刘训智看来,这一修订,对于减少或消除未成年人饮酒问题肯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旭坤表示,解决未成年人去酒吧喝酒娱乐的问题,不能光靠执法人员,也得靠家长和学校。“如果整个社会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家长不重视,社会不关注,商家没有压力,执法机关不较真儿,法规制定得再好,也难执行到位。”